三四中文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40章 岁暮兵戈乱京国(第1页)

安史之乱结束后,大唐王朝艰难地从崩溃边缘逐步走回到正规。

然而,由于各地藩镇节度使掌握着国家的主要军事力量,大大削弱了朝廷的权威和凝聚力。

成德镇是“河朔三镇”

之一,其实力在所有藩镇中算得上数一数二。在唐代宗后期,成德节度使李宝臣为了防止被朝廷瓦解、吞并,就与魏博、平卢、山南东道等藩镇结成军事同盟。

建中二年(781年),李宝臣去世。按照惯例,他的儿子李惟岳将会继承节度使之职。

然而,唐德宗(唐代宗长子)却打算趁机削藩,因此拒绝了这一惯例。

于是,战争就不可避免的爆了。

从当时的形势来看,唐德宗的削藩想法并非没有道理。成德、魏博、平卢、山南东道这四个藩镇结成的军事同盟虽然实力强劲,但朝廷这边除了拥有一支已初具规模的军队(神策军)外,还有忠于自己的幽州、河东、昭义、宣武等藩镇。因此,即便在硬碰硬的情况下,动叛乱的四个藩镇也绝对不是朝廷及其支持者的对手。

战事的最初展形势基本符合唐德宗预期,最弱和最孤立的山南东道先就被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击溃。而成德、魏博、平卢三镇则在朝廷和其他勤王藩镇的围剿下节节败退。

到了建中三年初,成德镇重要将领张孝忠投靠到了幽州节度使朱滔旗下,成德镇实际控制人李惟岳被手下将领王武俊杀死,之后王武俊率领全镇将士向朝廷投降;平卢镇的实际控制人李纳(平卢节度使李正己之子,李正己病逝后自领平卢军政大权,但未经朝廷批准)在强大的军事压力下谋求与朝廷和解;唯一还在坚持抵抗的魏博节度使田悦被围困于自己的治地魏州。

如此一来,平定叛乱几乎已成了近在眼前的事情。

在轻松取得胜利后,唐德宗认为削藩路线完全可行,于是就采取了更加强硬的态度。他下令将成德镇一分为三,由王武俊、张孝忠和康日知这三个原成德镇的重要将领节制,并命王武俊为幽州军提供后勤支援。同时,朝廷拒绝了李纳的请求,准备用武力将其消灭。幽州军则继续承担主攻魏博的艰巨任务。

唐德宗这一系列安排很快就引起了各藩镇将士们的不满。

王武俊认为自己杀死李惟岳,当居功,如今却与什么都没做的康日知平起平坐,同样担任团练使的职务,这让他心里难以平衡,而且朝廷还要求他向幽州军提供给养,显然是有意削弱其实力。

被围困中的田悦派人去游说幽州节度使朱滔,向他直言唇亡齿寒的道理。朱滔也认为自己在平叛中出了大力,但却没得到多少实质性的好处。如果魏博等镇都被平定后,接下来的目标很可能就是他自己了。于是朱滔决定改变立场,并联合心怀不满的王武俊一起出兵解救魏博。

原本即将平定的“四镇之乱”

再起战火。

朱滔、王武俊加入叛军阵营后,战争很快就进入了相持阶段,朝廷和河北几大藩镇间的实力旗鼓相当,双方都无法迅击败对方。

此时,位于南方的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却响应叛军号召动叛乱,并迅占领汴州(今河南开封),切断了朝廷与富饶的南方地区的供应路线。战争天平迅倒向了叛军阵营。

在叛军强大的攻势下,唐德宗先从长安逃往奉天(今陕西乾县),又从奉天逃往梁州(今陕西汉中)。最后,迫于无奈的唐德宗提出了既往不咎和承认现状的条件,给那些只想获得朝廷承认的节度使一个选择。多数参加叛乱的节度使最终目标并非为了推翻唐朝,于是便接受了朝廷提出的条件,并取得了崇高的封号。叛乱形势这才大大得到缓解。

后来,入关赴援的神策军将李晟率部平定叛乱,朱滔等人亦相继表示归顺朝廷,藩镇叛乱至此平息。

唐德宗原本可以借助几大忠于朝廷藩镇节度使的力量,轻松平定成德、魏博、平卢、山南东道引的“四镇之乱”

,可是他却急于求成,想一口气完成削藩大业,结果反而导致旧叛未平,新叛又起,险些酿成亡国惨剧。

真是福祸相依!安史之乱与建中之乱,竟都成了韦应物生命中重要的转折点。

建中二年(781年)四月,韦应物担任尚书比部员外郎。建中四年(783年)夏,四十八岁的韦应物因政绩卓着,被擢升为滁州刺史。三年间,韦应物由正七品升到正四品。

长安到滁州两千里,劳途漫漫。

韦应物途经洛阳,作《寄大梁诸友》诗:“分竹守南谯,弭节过梁池。雄都众君子,出饯拥河湄。燕谑始云洽,方舟已解维。一为风水便,但见山川驰。昨日次睢阳,今夕宿符离。云树怆重叠,烟波念还期。相敦在勤事,海内方劳师。”

接着,韦应物由水路乘船,历汴梁、睢阳、符离、盱眙,一路迤逦而来,到达滁州任职。这一年,他四十七岁。

秋冬之际,作《寄畅当(闻以子弟被召从军)》诗:“寇贼起东山,英俊方未闲。闻君新应募,籍籍动京关。出身文翰场,高步不可攀。青袍未及解,白羽插腰间。昔为琼树枝,今有风霜颜。秋郊细柳道,走马一夕还。丈夫当为国,破敌如摧山。何必事州府,坐使鬓毛斑。”

这两诗,都表达了英雄当有用武之地、为大唐建功立业的思想。

滁州上任伊始,韦应物为了体察民情,亲自驱车踏遍了滁州地界内的山山水水,掌握了详细的水文数据、风土民俗。

初到滁州的韦应物,写下的几诗,都是对长安、亲友的怀念。秋夜,月色,楼中,笛声……这些是他诗句里出现最多的意象,诗里的滁州,不过是荒草蓁蓁、溪水恣肆,那时的琅琊也只是清荣峻茂,老树寒烟。

此时正处建中之乱,韦应物牵挂自己的弟弟们,写下七绝《寄诸弟》:“岁暮兵戈乱京国,帛书间道访存亡。还信忽从天上落,唯知彼此泪千行。”

又作五律《京师叛乱寄诸弟》,留下精彩诗句:“弱冠遭世难,二纪犹未平。羁离官远郡,虎豹满西京。”

热门小说推荐
暴君一家读我心声后,被我骂傻了

暴君一家读我心声后,被我骂傻了

简介关于暴君一家读我心声后,被我骂傻了晚晚穿书了!穿成了被大暴君处死的短命炮灰小公主。晚晚小手一摊死就死吧,反正三年后你们的脑袋都会被男主砍下,然后一家人脑袋整整齐齐挂在城楼上。听到晚晚心声的大暴君一家人脑袋整整齐齐挂城楼上?朕绝对不允许!晚晚本以为自己立马就嘎嘎,可不曾想暴君一家竟能听见她的心声。面对恶毒皇姐的找茬,晚晚心里吐槽道不和短命鬼一般见识,谁让你最后死得最惨呢,对,就是你身边那个小白脸暗卫,到后面他直接把你卖进窑子里,你的下场惨得咧!面对受奸人蛊惑意图推翻太子坐上东宫宝座,最后却被太子嘎嘎的二皇子,晚晚二皇兄真是傻,好好的夺什么权呀,本来脑子就笨,太子比你聪明,你跟他斗,这不是找死吗?面对长了嘴却不解释最后惨遭丢了老婆的太子,晚晚哑巴老婆哭了还会用手语惹老婆开心,你长了张嘴却什么都不说,活该你孤寡到死!后来,刚出场没过久的男主被大暴君一剑砍死。五公主的暗卫因为和宫女偷情被活活打死。二皇子放弃夺权专心习武,竟意外成了天下第一。传闻中貌神离合的太子夫妇竟日渐甜蜜而晚晚莫名奇怪就成了最受宠的小公主。...

六零小军嫂

六零小军嫂

重生花样年华,玩转市井豪门,携手逆袭人生,共揽一世风云...

大军阀:帝国二世祖

大军阀:帝国二世祖

关于大军阀帝国二世祖一觉醒来,林逸就现自己身处在了异世界。这是一个与前世高度相似的世界,有着同样的历史进程和文化底蕴。同样的也有一样的血泪史。林逸身为大夏帝国皇帝的亲外甥,从一出生就顶着亲王的头衔。但是林逸看着洋人在大夏耀武扬威,血气方刚的他,决心不再忍受。大争之世,强则强,弱则亡!我泱泱华夏,传承数千年,又岂是尔等鼠辈可以觊觎的?...

重生在七零年代

重生在七零年代

gtp1tgtdivnetkquot1tgtahrefquotbeginquot1t立即阅读gta1t...

大魏读书人

大魏读书人

武昌一年。大魏王朝,女帝登基,日月当空。然而,女帝登基,天下大乱,朝野汹涌,一时之间妖魔出世。为镇压妖魔,女帝创建锦衣天卫,负责斩妖除魔,巡查缉捕,以正朝纲。也就在如此动荡时代,许清宵穿越而来,成为一名郡县捕快。然而在这个世界有一种东西名为‘异术’,可迅速提升实力,获得超强的力量,只是修炼这种‘异术’,将会付出极其可怕的代价,轻则身亡,重则化妖,为祸人间。但让许清宵惊愕的是,自己觉醒文宫,只要读书便可凝聚天地文气,可完美抵消异术所带来的副作用。金乌淬体术观想金乌,身化太阳,以至阳之气淬炼肉身,凝聚大日圣体,每次修炼都会引阳气入体,衍生金乌杀念,失去理智太阴凝脉术气化太阴,吞噬海量灵气,凝聚蛟龙灵脉,法力奔腾,如洪水江河,每凝聚一条蛟龙灵脉,便会凝聚龙煞之气,化妖成蛟就如此,借助着天地文气,许清宵依靠异术,一步一步问鼎至高。吾乃许清宵,大魏读书人。读的是春秋!...

湘西异闻录

湘西异闻录

作品简介友情提示本书没有系统,搞笑惊悚,全程悬疑高智,热血有脑,越看越好四岁那年,我被拐卖到一个被诅咒的村子,成为活人祭品,幸得狐仙拼死相救,暗自许下终身。为娶狐妻,我深入苗人谷,脚踏冥河涧,行走阴阳界,亲身养蛊,深山赶尸,情动洞女,智斗城隍,手刃鬼王,名震地府。为了你,我愿意背叛天地...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